創科願望 |
利用無人機、移動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分析技術,以無損方法協助檢查和監控建築結構和屋宇設備系統的健康狀況
(編號: W-0558) |
已配對創科方案 |
|
試驗項目 |
|
摘要及挑戰 |
- 香港一些古老建築的外牆和懸吊天花板經常受到環境壓力、老化材料和潮氣滲透的影響,需要定期檢查。傳統的檢查方法如人工調查、棚架和高空工作平台,費用高昂、耗時長且具有干擾性,限制了主動維護。檢測歷史建築外牆缺陷的方法如敲擊檢測、紅外熱成像和超聲波檢測,會受到環境干擾、成本高、深層空洞檢測精度低以及難以接觸某些區域的影響。同樣,檢查裝飾精美且整合了電氣和機械系統的懸吊天花板需要手動進入高處並拆除假天花板,耗時數月且可能損害結構完整性。
- 為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開發基於機器人的自動化非破壞性結構監測系統,以快速有效地評估建築狀況,確保及時識別漏水、霉菌等問題,並提高檢查的精度、速度和安全性。
|
預期成果 |
- 實施基於機器人的自動化非破壞性結構監測系統對於保護歷史建築具有多重優勢。
- 提高檢測精度,可精確識別機電問題,實現實時、持續監測,及時干預。
- 機器人的先進移動能力使得效率和覆蓋範圍增加,縮短檢查時間,並能夠進入難以到達的區域。
- 數據驅動的維護和保存,通過預測性維護延長機電系統壽命,並根據詳細數據支持修復決策。
- 通過非侵入式檢查方法,保持建築完整性,減少物理干擾,保護功能和美學。
- 減少危險區域的人工作業需求,降低維護成本,實現提高安全性和成本效益。
- 統一的數字孿生體提供建築健康的整體視圖,結合結構和機電數據,促進全面結構理解。
- 可持續的保存實踐,通過自動化、數據驅動的維護策略確保長期保護,並將環境影響降至最低,支持歷史建築的持久保護。
|
預計試驗期限 |
12個月
|
聯絡資料 |
|
發起部門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創建日期 |
2024-12-31
|
截止日期 |
2025-01-14
|
提議創科方案 |
提交方案
|